首页 > 新闻动态 > 行业动态 >

什么是“互联网+”下的智慧工地?

        对于“互联网”的理解,通常有3种:互联网是一种思维、互联网是一种模式、互联网是一个工具。

 
        如果只是单纯上网,互联网就真的只是一个工具;如果运用互联网没有时空界限的特征改变业务的价值链,那它就是一种模式;如果我们致力于思考运用互联网来改变自己从事的业务的价值链,则是互联网思维。
智慧工地
        建筑业的挑战和机遇在不断变化,建筑产业现代化、绿色建筑、工程总承包模式的持续推进;同时,BIM、移动应用、智能硬件、物联网、云计算和大数据,都在迅速改变着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这个传统的行业。面对这些新的情况,对施工企业来说,做好项目,管好每一个项目的质量、安全、进度、成本等,使项目各方满意,是永远不会改变的服务宗旨。那么,在“互联网+”的大背景下,施工企业应该如何利用新的信息技术服务好项目这是重点。
 
        从建筑企业经营发展来说,两个关键诉求是规模的扩张和效益的提升。规模的提升需要通过集约化经营提升获取资源的能力;而效益的提升则需要持续提升企业配置资源的能力,因为,我们需要关注项目的精益管理。事实上,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,建筑行业近30年来规模保持了高速增长,但利润率基本上没有明显的变化,这个结果与行业的很多企业家多年来持续所做的各种管理、经营、模式方面的改进相悖。在当前形势下,广大施工企业应当在关注集约经营的同时,借助新的技术手段和方法,加强对项目精益管理的研究。
智慧工地解决方案
        用“互联网+”的新技术实现项目精益管理,回答的依然是企业如何管项目和项目本身如何管,企业如何管项目主要面向的是集约,项目本身如何管面向的主要是精益。因此,建议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遵循这样一个思路:将信息化分为3层,即管理框架层、管理工具层和岗位工具层。其中,管理框架层主要涵盖组织、权限、流程、决策和知识等方面,管理框架层解决的是企业本身的治理规则制订,主要结合的技术是移动应用技术、大数据技术、商业智能技术等。这些规则必须通过管理工具落实到相应的业务环节中去,什么是管理工具?比如劳务、物资、合同、资金、进度和质量等业务条线的管理,管理工具主要结合的技术应当是智能硬件、物联网、移动应用。岗位工具,如预算、下料、模架、场布和资料等个人工作提效工具,主要和BIM、移动应用结合。而这三层应用,都尽量以“云+端”的模式来提高交互效果、可获得性、降低成本、消除信息孤岛。通过自上而下的规则治理、自下而上的数据汇积,建立云的大数据平台,提高企业数据的利用;通过与物联网、移动结合,提升应用体验。
 
        总体来说,围绕工程建造阶段的信息化,包括3个内容:“端”+“云”+大数据。这三者结合,会构建出一套什么样的模式呢?大数据主要解决驾驶舱、多维分析、数据挖掘等问题;“云”承载的是项目进度、劳务、物资等每条业务线的具体管理;而“端”则是指移动应用、模型、智能测量等智能硬件。围绕这3个内容,陕西领航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提供了一套智慧工地解决方案,很好地解决了建筑施工行业管理困难的问题。
 
        陕西领航软件技术有限公司长期专注于交通建设、医疗废弃物、水质监测等相关行业,是该领域内著名的智慧工地解决方案提供商和开发商。旗下产品有智慧工地APP,智慧工地管理系统、隧道监控量测管理系统、拌合站管理系统、精确人员定位系统、隐蔽工程、智能张拉等14个管理系统软件著作权。